建國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的城鄉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路、橋、港、隧及住房等城鄉基本建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驕人成就,兩萬多公里的高鐵建設更是集中體現出了中國建造的速度與水平。混凝土是支撐基建強國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優質混凝土保障著基建工程的質量與壽命。如今,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產業已經成為中國建材行業規模最大的子產業,中國亦是世界上混凝土產銷量最大的國家,多項混凝土工程技術水平領先全球。
預拌混凝土是城鄉建設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建設工程材料,近年來,在市場需求拉動下預拌混凝土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預拌混凝土產業也是建材行業中經濟規模和潛在規模較大的產業,它連接著建材行業中的砂石、水泥、外加劑、建材裝備制造和工業固廢與建筑垃圾資源化等領域,它的發展水平和質量,不僅關乎著混凝土產業自身,而且對建材工業的整體發展進步有著重大的關系。在此背景下,預拌混凝土產業的轉型升級就顯得格外有意義。
縱觀近兩年我國預拌混凝土產業的發展現狀,令人欣慰的是已經顯現出向著全行業期待的轉型方向突破的態勢,其引人注目的轉型突破三大特征分別是政府推動產業減量集約;綠色發展勢頭良好;智能制造已在路上。
政策創新 北京市政府率先打出減量集約“政策牌”
2019年8月,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等七家政府相關部門頒布了《北京市預拌混凝土行業減量集約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2019-2025年)》 ,明確提出了預拌混凝土產業減量集約與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1、減量集約目標是通過產能減量置換、兼并重組等手段減少混凝土攪拌站數量。到2020年底,全市預拌混凝土產能同比2019年下降,產能利用率、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到2025年底,產能同比2019年有較大幅度降低,產能利用率、市場集中度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2、高質量發展目標。一是遷建攪拌站建設目標。符合遷建要求的攪拌站綠色生產、建筑外觀與能耗全面達到《預拌混凝土標桿示范站技術要點》指標要求。二是行業綠色發展目標。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預拌混凝土攪拌站綠色生產和密閉化升級改造,達到北京市地方標準《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規程》(DB11/T642)要求。三是原材料綠色供應目標。2019年,啟動以建筑砂石為主的混凝土原材料“公轉鐵”試點。市內短途運輸試點使用純電動車,2020年起試點水泥、礦物摻合料“公轉鐵”運輸。混凝土攪拌站使用砂石綠色基地生產和采用“公轉鐵”運輸原材料的比例逐年提升。
2018年,北京市預拌混凝土產值近200億元,在城鄉建設、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城市應急保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北京市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產能嚴重過剩、產業集中度偏低、綠色生產水平不高等問題仍舊突出。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行業實現減量集約高質量發展,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精神,對預拌混凝土產業發展提出了總體要求。就是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優化產業布局、加快轉型升級,提升綠色環保水平,滿足超大城市城鄉建設與發展對高質量預拌混凝土的需求。為此,確定了重點工作。1、實施產能減量置換。調整產業布局,鼓勵企業兼并、聯合重組,發展大型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減少六環路以內攪拌站數量。符合遷建要求的,以產能減量置換的方式,原則上應向六環路以外區域遷移,鼓勵區域供需平衡。遷建站點選址及設計宜滿足公路鐵路集裝箱聯運、建筑垃圾消納要求。同時,依托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統籌規劃產業布局。2、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嚴格執行國家及北京市法規、政策、行業規劃,對全市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實施嚴格的綠色生產執法檢查和生態環境執法檢查,對不符合相關要求的限期整改。3、保障城市應急搶險,為保障城市應急搶險工作,統籌考慮全市混凝土攪拌站的合理布局,為城市應急救援提供充足有效的物資。2019年底,全市混凝土攪拌站全部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加強車輛沖洗監測功能,并統一接入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的揚塵監控系統平臺。提高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創新研發固廢高品質資源化用技術,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綠色混凝土技術創新成果。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礦山廢石、尾礦、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等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使預拌混土攪拌站一專多能,成為城鄉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受北京市住建委委托,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與北京市預拌混凝土協會共同完成《北京市預拌混凝土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的起草編制工作。經過進一步調研論證、集思廣益,在產業發展規劃的基礎上,今年8月5日,北京市住建委等7部門制定印發了《北京市預拌混凝土行業減量集約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2019-2025年)》。北京市政府的這份文件是國內省市級政府對預拌混凝土減量集約出臺的第一份強制性政策,備受注目。她集中體現了全行業對預拌混凝土減量集約多年來的思考與期待,對全國預拌混凝土產業的轉型升級與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指導意見》提出,要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基本原則,堅持市級統籌、屬地落實,堅持減量置換、集約發展、環保利廢、綠色發展、創新驅動、提質增效等原則。北京市作為首都,其發展思路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尤其是在迎接新時代、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方面具有標示性。因此,北京市在預拌混凝土發展方向上的政策創新值得全行業重視關注和學習借鑒。
綠色發展 逐步豐富混凝土產業的新內涵
預拌混凝土產業的綠色發展是在數年來國家綠色發展的理念與政策的推動下,逐步成為了全行業的發展共識,并促進絕大部分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邁出了堅定的綠色生產步伐。大型預拌混凝土企業在這方面的引領作用尤其突出。
目前,中建西部建設的部分攪拌站就采用行業獨有的綠色生產集成技術,從廠站規劃設計到生產流程實現全過程綠色環保管控,達到廢水、廢渣、廢氣、噪音等污染零排放的目標,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新型技術手段,致力于打造混凝土行業先進的智慧工廠。綠色生產的基礎理念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西建興城采用行業先進環保工藝理念與科技應用,僅修建高位料倉就耗資約2000萬元,除此以外環保設備設施投資1600余萬元。在噪音、粉塵漿水、干渣等污染控制中均達到國家環保標準,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漿水循環零排放,廢渣自我處理消納,噪音、粉塵零污染,形成一套先進高效的預拌廠環保綜合解決系統。1、粉塵控制措施,西建興城采用目前最綠色環保的高位式料倉結構設計,實現無裝載機上料,全生產線使用鋼結構交叉桁架式密閉外封隔塵工藝,罐倉配備全套反吹脈沖式除塵器,對生產揚塵進行回收利用,通過應用電位尺料位控制系統進行實時充料監測,杜絕爆罐漏料,在全生產區域覆蓋霧炮機、噴霧樁等主動除塵設備實現濕法作業,達到粉塵零排放。2、砂石、漿水處理措施。西建興城全廠規劃設計雨污分流系統、采用雨水采集回收工藝,科學布置污水處理區,配備全自動砂石分離機,實現殘留混凝土的砂石清洗分離與回、收利用,采用四池全封閉式漿水回收系統,通過廠內漿水收集管網,將整個廠區的漿水納入循環體系,采用最新型號壓濾機,將干渣阻隔在濾室內形成濾餅,制作衍生產品進行二次利用,并將壓濾出的清水進行三級沉淀回收,實現廢渣廢水零排放。3、噪音控制措施。西建興城預拌廠采用先進低壓打料系統,取締傳統粉料車柴油空壓機供氣,有效降低粉料充裝噪音,實現全生產線噪音零污染。4、清潔生產措施。西建興城預拌廠配備先進龍門架式洗車機,對出廠罐車進行360°全方位沖洗,避免攪拌車殘留混凝土對馬路造成污染。攪拌樓二樓采用環氧地坪,全實行6S定位定置管理,將中控室與主機作業區域進行人機分離,員工作業環境無塵無噪。
中建西部建設是全行業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超大中心城市的預拌混凝土產業綠色發展更是風生水起看點多多。
上海市是一個標桿。近年來,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攪拌站揚塵漫天、噪音擾民的形象在上海已不受歡迎。通過產業調整和環境整治,大量傳統攪拌站被清退,數量從2010年前后的240多家銳減到如今的137家。在近期上海預拌混凝土“清潔生產、綠色發展”觀摩活動中,全市共有10家攪拌站列為觀摩單位,其中上海建工旗下材料公司占到6家。作為上海地區規模最大的商品混凝土生產銷售企業,上海建工材料公司以清潔生產為目標,發展智能化、信息化的“無廢”混凝土生產攪拌站令人眼前一亮。“無廢”的核心是減少排放,提升資源利用率。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不產生任何廢棄資源的攪拌站。
以上海建工材料公司誼建攪拌站為例,這座上海最先進的綠色環保攪拌站,從場站規劃、設計、建設到運營管理,全部以“無廢”為核心,全過程引入綠色環保技術,對噪音、粉塵、廢水、廢渣全過程控制。攪拌站生產痛點是揚塵。采用全封閉結構,把所有攪拌樓、中轉庫筒倉、砂石料場等重點揚塵區域全部包起來。并在封閉區域大量安裝收塵裝置,粉塵顆粒控制在每立方米大氣0.3毫克以下,最低可達0.02毫克——遠低于傳統攪拌站的0.8毫克,以及國家標準的1毫克。針對工廠運作產生的廢水,上海建工材料公司斥資購買先進設備實現“工業廢水零排放”。通過高性能砂石分離機、漿水分離壓濾機,混凝土殘渣廢料被分離回收并加以利用,分離出的廢水進入沉淀池處理。得到的回收凈水,重新用于生產和車輛、場地清洗,真正做到循環率100%。
智能制造 助力傳統制造脫胎換骨如虎添翼
智能制造正在向我們大步走來,許多預拌混凝土企業已經行走在智能制造的路上,并取得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收獲。。
預拌混凝土智能制造是建設以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為主要特征,以信息化和自動化為目標的新型業態,也就是以客戶服務為中心,將混凝土工廠全要素、全過程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重塑預拌混凝土的工藝流程、協作方式,打造具備全面感知、柔性生產、便捷服務、科學決策、產業協同、綠色安全的新一代混凝土制造產業鏈。
預拌混凝土智能制造有三個特點。
一、信息數據化。主要是將原材料、生產過程、產品質量、交付過程、檢測結果、能源消耗、設備狀態、人員行為等物理狀態信息利用互(物)聯網技術進行實時、準確、自動的采集,實現對涵蓋全要素、全過程的感知能力。
二、管控自動化。主要是將傳統的主觀經驗、工藝異常、設備與質量波動等利用數據算法形成工業機理模型,能夠對經營過程或生產過程的計劃執行與實際執行進行差異化比較,并依據預案進行控制和調整,具備自我判斷、自動報警、自我執行的能力。
三、協同網絡化。主要是打破固有的封閉式工廠,在計劃、生產、調度、結算、服務等多個維度與相關方(設計方、制造方、供應方、物流方、施工方、監控方)進行信息共享和交互,從而再造產業協同模式和效率。
實現預拌混凝土智能制造能夠實現四個近期目標。一是成本精細化管控,在智能工廠建設中采用高技術含量和高自動化水平的設備和工藝。一方面使成本管理方式、成本構成要素發生改變,進而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大幅提升產品質量;另一方面與IE和SOP深度融合,優化作業動作和行為,實現精益生產,減少并杜絕浪費。二是提升質量控制能力,通過智能工廠建設,一方面運用裝備裝置與工業機理模型,對過程質量進行實時、有效監督并預警;另一方面形成從原材料、生產、運輸、交付等產品質量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實現質量可追溯。三是客戶智能化服務,將相關方(客戶、供應商、設計院等)作為生產資源要素納入智能工廠體系,推動由單一交付服務向綜合服務、準確服務轉變,逐步構建全維度的智能服務體系,實現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四是行業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將智能工廠的數字化信息與云平臺相結合,在數據、模型、指標等多個關鍵節點為監管機構提供服務,系統助力提升監管水平和行業治理水平,有效促進行業轉型。實現智能化后的預拌混凝土產業可將預拌混凝土原材料管理、生產制造、質量管控、物流配送、施工服務、交易訂單等信息全面數據化管理,同時有效鏈接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實現協同采購、協同制造、協同物流、協同施工。
智能制造為預拌混凝土企業創新經營模式破解產業痛點帶來了有利的條件。近年來,中聯水泥在優化產業鏈,實現“水泥商混”業務良性互動發展,破解行業痛點,實現高質量發展方面,創新出了“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模式”,這個模式被稱為“青州中聯模式”。其“現金銷售、經銷模式、取消墊資、無應收款、無惡性競爭、高集中度”等這些過去在預拌混凝土產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青州中聯都做到了。他們的經驗為成功化解預拌混凝土產業的歷史積弊提供了富有成效的借鑒。
預拌混凝土行業對智能制造充滿著敬重與期待。2019中國大型預拌混凝土企業領導人會議(C10+峰會)的主題就是推動全行業向綠色智能高端制造轉型發展。目前,高質量地滿足建設的剛性需求;環保利廢、承擔工業固廢及建筑垃圾資源化的功能;向綠色智能高端制造轉型;承擔社會應急保障等為主要特征的預拌混凝土綠色智能的新業態已輪廓初現。全方位構建綠色智能的新業態已成為預拌混凝土產業發展的廣泛共識。我國混凝土行業按照綠色發展與智能發展理念,正在向引領世界混凝土發展的方向前行。
可以預見的是,預拌混凝土的智能制造擁有廣闊的市場需求,一批互聯網軟件開發、混凝土機械裝備制造、混凝土檢測與質量管理等領域的大型知名企業都在積極開發相關產品與技術,未來在混凝土智能制造領域呼風喚雨大顯身手的必將是他們當中的堅守者和佼佼者。